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少缴税款风险
分支机构未按税款分配数额预缴所得税,造成少缴税款,可能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
未按规定报送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主管税务机关予以处罚。
不能分开核算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的,不得计算分摊、缴纳税款。
历史遗留税务瑕疵,面临稽查补税、罚款、缴纳滞纳金。
多缴税款风险
纳税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造成企业应享受而未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或错误适用税率多缴税款。
应抵扣未抵扣进项税金等,使企业承担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和经济损失。
发票管理风险
虚开发票风险,增值税专用发票具有抵扣税款的功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是发票管理办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严厉禁止的行为,也是刑法要严惩的犯罪行为。
发票开具的数量和金额风险,开票数量和金额出现问题,容易被税务机关监管部门抽查和严查。
发票管理不善,可能出现虚开发票或取得虚开发票的情况,带来违法犯罪风险及多缴税款的风险。
报税风险
报税不及时、税务登记信息更新滞后、发票管理不规范等,均可能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政策风险
税收政策变化导致纳税筹划方案缺乏合理性与合法性,产生纳税筹划风险。
对税收政策理解不准确,导致多缴税款,虽未造成税款流失,但也会增加企业成本,影响资金利用效率。
经营风险
纳税筹划方案的基础出现较大变化,影响纳税筹划的效果。
企业内部管理不善、财务记录不准确等,均可能引发税务风险。
竞争风险
纳税人没有全面认识到纳税筹划的作用,导致自身利益和竞争实力的降低。
经济风险
纳税筹划成本难以收回,承担法律责任而多支付和多交款项,从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意识形态风险
征纳双方在纳税筹划效果和目标等方面存在的认知差异,从而产生风险。
跨境税务风险
涉外人员的个税问题,需要注意与海关、外汇等部门的合作,否则可能会被视为非法跨境贸易。
转让定价风险
企业在采取以租代售的营业模式时,需要注意是否符合国家税法的要求。
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税务风险,熟悉税收管理条例和政府政策,以及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同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因管理不善而引发税务风险。
相关文章:
逼近1000元大关,黄金还能买吗?04-15
现货黄金已重回3200美元关口上方 年初至今涨超20%04-15
这笔钱还没到账?这样处理→04-15
中交地产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中地04-14
“法务协商”能让网贷延期吗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