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秩序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在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区别。
定义
道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它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
法律: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产生时间与来源
道德:道德是社会生活自发演变而形成的,其存在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就体现了道德的存在。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是人们对善恶、美丑、正义与非正义等价值观念的共同认知。
法律:法律的产生时间晚于道德。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的出现,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逐渐形成的。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
结构与表现形式
道德:比较零散,没有完整的体系。道德观念往往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不诉诸文字,而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
法律: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体系性,具体表现为法律制度、法律条文、法律部门等。法律是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具有明确的规定和界限,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内容与要求
道德:内容往往只强调义务,如道德要求拾金不昧、救死扶伤、尊老爱幼等,都是给人设定的义务。道德调整的范围远远大于法律,它要求人们内心善良、与人为善,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这样的要求。
法律:内容强调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法律只是对人最低限度的要求,它调整的是法律认为重要的社会关系,如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等。
实施与保障
道德:的实施不是依靠强制性手段,而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这些行为规范。道德诉诸人们的“良心”,诉诸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依靠法院、警察机关等带有强制性的国家机器来保证法律的实施。法律具有强制性,违反法律的行为会受到国家机器的制裁。
联系
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着国家对其成员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行为的要求,体现着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要求。国家靠法院、警察机关等带有强制性的国家机器来保证法律的实施。强调用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用强制的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是“法治”的主要内涵。从维护社会的秩序、保障社会的稳定来说,法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社会大变动的时期,旧有的各种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有着更为迫切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十分重视运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并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因为,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就不可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尽管道德也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和法律不同,道德的实施不是依靠强制性手段,而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这些行为规范。道德诉诸人们的“良心”,诉诸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所谓“说服力”,主要是指通过启迪人们的道德觉悟、激励人们的道德情感、强化人们的道德意志、增强人们的荣辱观念,培养和形成古人所说的“羞耻之心”,从而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培养和形成人的道德行为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所谓“劝导力”,就是指通过形成广泛的道德舆论,培育良好的道德环境,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使人们认识到,如果一个人不能履行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或者违反了社会的道德要求,就必定要受到舆论的谴责和公众的批评,甚至招致事业的挫折和失败。社会舆论的力量是无形的,
相关文章:
你怎么看待移民01-22
重庆二胎罚款是多少01-20
四川生三胎罚款多少钱01-18
计划生育罚款多少01-18
专票多久不付款01-18
避税和不避税哪个更好01-16
拟销售合同由哪个部门01-16
司法培训哪个机构好点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