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的学分制是一种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学习量单位:
学分是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通常一个学分对应一定量的课堂或实验室学习时间,例如一个学分可能等于一个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连续学习一个学期的量。
课程与学分的对应:
学生修习的课程成绩合格,便获得该课程规定的学分数。学生取得总学分数后,便准予毕业,而不考虑修业年限。
选课制核心:
学分制以选课为核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通过修满规定的学分数来达到毕业要求。
绩点辅助:
学分制通常与绩点制相结合,通过绩点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绩点越高,代表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
灵活性:
学分制具有较大的时间弹性和选课弹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进度,提前或延后毕业。
多样性:
学分制下,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衡量学业完成:
学分制将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
学费计算:
学分制也常用于计算学费,学生按照所修学分支付学费,这种方式在美国等国家较为普遍。
总结来看,学分制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学分来衡量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成果,赋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性和灵活性。各国大学根据自身情况,对学分制有不同的实施方式和细节。例如,美国高校普遍采用学分制,并且有学期制、学季制和三学期制等不同的时间安排。英国高校则同时采用学分制和学年制。
相关文章:
新华鲜报|“职”引就业!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有看点04-19
三尺讲台育青苗 初心如炬向未来——记信阳市第一初级中学英语教师 李世燕04-18
长聚学子 春城暖才丨与未来双向奔赴 引才宣讲激发人才留长热望04-17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召开学生组织座谈会04-16
灞桥区东李小学开展“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主题教育活动04-15
香港理工大学推出“跨学科组合学士课程”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