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举办期间,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以下简称“中福协”)携手圈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蓝豚医陪),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一场名为“破局·立标·共生”的发布会。会上,双方联合发布了《陪诊服务发展研究报告(2025)》及《老年陪诊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两项重要课题成果,积极助推我国陪诊服务加速迈入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新阶段。

图:《陪诊服务发展研究报告(2025)》及《老年陪诊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发布仪式

图:中福协会长、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致辞
作为国内老龄工作的权威专家及本次课题负责人,吴玉韶会长强调了陪诊服务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人问诊质量、帮助破解银发就医痛点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陪诊服务发展研究报告(2025)》的发布,为行业提供了全面深入的市场分析和趋势前瞻,为制定《老年陪诊服务规范》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玉韶会长指出,《老年陪诊服务规范》作为中福协刚发布的一项团体标准,旨在积极推动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陪诊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有力新抓手。

图:蓝豚医陪联合创始人、《陪诊服务发展研究报告(2025)》及《老年陪诊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第一起草人周黎俐做内容分享
本次课题和规范由中福协牵头组织并指导,汇聚国内领先的陪诊服务平台、知名三甲医院和地方养老机构等多方的智慧与经验共同协力完成。课题执行负责人、《老年陪诊服务规范》第一起草人、蓝豚医陪联合创始人周黎俐对报告及团体标准进行了现场解读。
据介绍,前期调研从需求侧、供给侧和场景侧,对我国陪诊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做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包括患者及家属、医护工作者、陪诊从业者和养老服务人员等在内的有效样本共计超过4000份。特别是包括浙江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多家全国及地方知名医疗机构的积极参与,使课题成果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可行性,更加贴合医疗机构门诊这一陪诊服务交付场景的实际情况。周黎俐强调,针对当前陪诊服务行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报告提出几项发展建议,一是要完善陪诊师职业体系建设规划布局。二是要引入社会组织力量。三是完善服务标准,明确行业规范。四是普及并推广陪诊服务价值。
周黎俐介绍,《老年陪诊服务规范》是我国老年陪诊服务行业的最新团体标准,涵盖老年陪诊服务的全流程与关键技术要求。共有来自陪诊服务平台、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培训机构等领域的22家单位参与起草工作。
发布会上,课题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顾芬作为医院代表发言,就陪诊服务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促进医患沟通中的关键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老年陪诊服务规范》参编单位福建省福龄金太阳健康养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小蓉代表养老机构发言,她表示,陪诊服务不仅能对养老机构的传统业务形成有力补充,提升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信任感和满意度,更对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中福协执行会长、中福协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建中致辞
中福协执行会长、中福协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建中作总结致辞。徐建中执行会长强调,老年陪诊服务行业涉及陪诊服务平台、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多方主体,要以《老年陪诊服务规范》为新起点,以“共生”为核心理念,建立共同规则、整合分散资源。

图:中福协执行会长、中福协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建中,中福协陪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黎俐共同揭牌
发布会上,徐建中与周黎俐共同登台,携手为新成立的中福协陪诊专业委员会揭牌。据了解,这是我国首家由全国性行业协会成立的陪诊专业委员会,周黎俐担任主任委员。
此次发布会的成功举办和《老年陪诊服务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陪诊服务行业向着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老年陪诊服务规范》的深入实施和陪诊服务职业化进程的加快,预计未来几年内,陪诊服务市场将持续扩大,服务质量将显著提升,老年人的就医体验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关文章:
《陪诊服务发展研究报告(2025)》发布 我国陪诊服务迎来规范化发展新篇章05-24
复旦大学艺术馆今起开馆,开馆首展“日月复光华”启幕05-24
电商服饰不再野蛮生长 京东服饰六大安心品质标准带来确定消费体验05-22
银发族“玩机”多溜?宁波80岁大爷能熟练剪辑短视频05-11
灼言·慧评丨实力终将撕碎所有标签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