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易博文
中南大学日前举行了一场捐赠签约仪式,9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南工业大学(后与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成中南大学)校长何继善,将其所持湖南继善高科公司全部股权(价值3775万元),赠与中南大学。他说,创办继善高科,既是为了能将多年来的科研成果转化,也是希望筹措资金设立基金来资助困难学生,希望继善高科能够发挥长远效益,更好地支持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转化科研成果、资助困难学子、支持教育事业,何院士的一片丹心、满腔赤诚,完美地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精准地指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需要发力的关键环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向科技捐款,助自立自强,这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发展的主旋律。
穿透60余载光阴,那个挑着一副一头装着书、一头装着棉被的担子,从湖南浏阳山野走出的寒门学子,仿佛就在眼前。他付出了艰辛努力,也有了丰厚收获。每一分,都凝聚着他的科研智慧和耕耘产业的心血,都是对他的奖励和回报,都是他应得的成果。但是,他无私地捐了出来,真是高山仰止、善行无疆,写满了心忧天下的家国大义、焚膏继晷的奉献精神和“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豁达洒脱。
多少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智慧,何院士正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创立的“双频激电法”曾震动国际学界,为国家探明矿产价值超2000亿元;他突破“广域电磁法”,将探测深度推向8000米地心,一举扭转我国深地探测技术“跟跑”局面,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只有从事过科研的人才更知道科研的不易,只有被卡过脖子的人才更深刻地感受到憋气。何老捐款助科技,与当年豫剧大师常香玉捐款买飞机有什么区别吗?没有!一样的为国为民,一样的感人至深,一样的雪胎梅骨,一样的大义凛然。在报国育才的长路上,他是又一个跨越时空的精神脊梁。
3775万元多吗?对有些富豪而言,或许并不算多。但这是他全部的股份,还有比“全部”更多的吗?3775万元少吗?对普通人来说,这是一笔巨款。但爱心不用钱多钱少来丈量,每个人都可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中南大学负责人在接受何院士捐赠时说,将切实用好捐赠资金,培养更多创新人才。用好这笔善款,出更多科研成果、培养更多人才,提振国人志气,为国家争光,何院士善莫大焉,中南大学善莫大焉。
来源:华声在线
相关文章:
警惕!无锡已出现两例…07-02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07-02
伊犁河谷绿茵旋风起06-30
订单西行,黄瓜东送 | 热销蔬菜单品背后的“飞地经济”06-29
小米YU7正式上市,雷军称SUV是主战场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