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慧慧
当全球数字经济与“双碳”目标深度交织,算力“底色”的绿色化已成必然。青海以“绿”破局,借“算”发力,依托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禀赋,将呼啸的高原风、炙热的荒漠光、奔腾的江源水,转化为驱动数字未来的绿色动能。
翻开青海绿色算力产业的首季答卷,不仅有一场群贤毕至、备受瞩目的推介会,还有一组组提振人心的数据与产业发展的变化图景,更有江源青海激荡绿算蓝海的决心与信心。

以“绿”为底
推介会大放异彩
接续去年春天“保护高原生态 共创绿色未来”的诚挚邀约,3月28日,在北京的盎然春意中,以“共筑绿色算力 共绘新质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推介会如约而至。
青海举办此次推介会,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系统展示一年来青海绿色算电协同发展的最新成果,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全面深化交流合作。
30余位算力科学泰斗的思想锋芒、20余位央企领航者的战略智慧、160多位行业翘楚的创新火种汇聚一堂……从精心筹备到精彩呈现,这场政、产、学、研的巅峰对话,无疑成为青海发展绿色算力产业的又一里程碑,更让首季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极具吸引力。
“国家‘双碳’目标和‘东数西算’工程历史性叠加,为青海开辟了绿色算力跨越式发展的窗口。”
“发展人工智能,关键是算力,支撑是能源,未来是清洁能源。”
“青海高位谋划、强力推进,大力发展绿色算力产业,迈出从‘能源输出’向‘算力输出’转型的重要一步。”
……
与会嘉宾的充分肯定以及阵阵掌声中,展现出青海“绿色算力宣言”的深入人心。
青海不负众望,以“充裕清洁瓦特”保障“规模绿色比特”发展。历经一年,拥有了从“谋”到“定”,快速融入国家算力布局;从“无”到“有”,绿色算力产业集聚成势;从“小”到“大”,绿色算力规模乘数而上;从“有”到“优”,算力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从“优”到“强”,绿电支撑优势持续放大;从“浅”到“深”,数据要素潜力加速释放的6个转变。
《青海省绿色算电协同发展报告》蓝皮书发布;为2024年度使用青海绿电的10家企业颁发绿色电力使用证书;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过200亿元,较上一届增长64.9%……推介会现场,每一个环节都掷地有声,成为热议话题。
国内著名网络安全专家、青海省绿色算力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陆宝华感慨,整整一年时间里,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且振奋的成绩。有人说:“高冷”青海迎来了“高光”时刻。
推介会不仅延续高规格的嘉宾阵容,内容也更加丰富,收获也更加凸显,推介会的大放异彩,标志着青海在绿色算力产业领域的布局进一步深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点“绿”成金
产业“拔节生长”
截至今年2月,全省算力规模突破1.2万P,较2024年初增长近30倍。目前,4个万卡级算力集群建设加快推进,预计年内实现标准机架和算力规模“双翻番”。
2024年底,全省电力装机突破7100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94.6%,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与发电量“双主体”。青海正以昂扬姿态,加速从“绿电大省”向“绿电强省”跨越。
持续推进国家“东数西算”骨干节点400G/800G算力网建设,实现到全国其他地区20ms以内的时延,完全满足大模型训练和AIGC应用时延要求。
全省5G基站达2.34万个,每万人拥有量39.43个,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
……
一组组数据,是青海汇众智、聚众力,共同书写绿算发展新篇章的写照。
不仅如此,在国家相关部委、对口援青和东西部协作省市、行业头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政务和行业数据、重大项目、企业源源不断地汇聚青海。
青海点“绿”为金,出台促进绿色算力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举措,初步构建起集方案、措施、标准于一体的政策体系,并以此谋项目、引项目、落项目,与阿里、金山、京东、科大讯飞等7家全国互联网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中国移动(青海)高原大数据中心、中国联通(青海)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等已建项目持续发挥带动效果,并一同入选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后续布局建设紧随而上。
全球首个“自发、自储、自用、自保”的全清洁能源微电网算力中心启动,国内首个全国产芯片万卡绿算集群项目点亮启动,国家超算无锡中心青海大学分中心合闸运行等一个个好消息接踵而至。
阿里云智算基地、百度标注中心、金山智算中心、京东智算私有云、青海图灵小镇等项目落地建设,全国首个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建成投运,大数据灾备中心、灾备云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让业界目光聚焦青海。
“我们能够帮助青海,在青海建设最好的算力中心,提供最好的算力服务。”紫光股份董事长、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表示将充分发挥新华三在智算领域的全栈优势,在西宁加快打造全国第一个绿色图灵小镇。
与此同时,青海持续发力,推介会上签约的项目涵盖算力中心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天文大数据等领域,规模显著提升的同时,技术含量和产业带动效应也更加突出。
谋定快动,只争朝夕。项目建设热潮涌动,算力生态初步形成,可以说,青海绿算产业正在“拔节生长”,这也将为青海打造“绿色算力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向“绿”而兴
共享数字经济机遇
如今,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青海在绿色算电协同方面先试先行,深度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
乘着数字经济政策东风,向“绿”而兴,青海正开启一场从“中华水塔”到“算力高地”的惊艳蝶变。
青海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国家布局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立足省情实际,推进清洁能源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基地建设,推动形成“1(西宁-海东核心集群)+2(海南、海西集聚区)+N(其他市州县)”绿色算力基地发展布局,算力多元泛在、存力安全可靠、运力优质互联、算存运协同建设的绿色算力体系基本形成。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既是天文气象、生物多样性等数据资源集聚地,也必将成为绿算生态繁育成长的沃土。从春晚上惊艳世界的东北秧歌智能训练,到服务“东数西算”的算力基地,三江之源正在加速转型高原绿算蓝海。这也就意味着青海需要更加强化数据在特色领域的应用赋能,可喜的是,天文、气象、盐湖、旅游、农牧、生态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典型应用场景正在加速孵化。
面向未来,布局绿算就是赢得主动、赢得先机。

“我们愿与青海相互成就。”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运营官张亚林的一句话道出了每一个选择青海、选择绿色算力的“合伙人”的心声。
在共赴绿色创新与生态共赢的新征程上,众行致远,就是要让青海的每一FLOPS算力都承载生态价值,让每一座算力中心变身“负熵工厂”,兑现碳中和目标。
以绿电孕育绿算,绿电绿算协同发展,正是青海发展绿色算力的真正价值所在。
打造国家绿色算力服务“先锋区”,力争2027年算力规模超10万P,2030年突破20万P;培育人工智能大模型、新型储能等新兴业态;构建一体化算力网西部“试验区”,联合甘陕宁新探索区域协同调度体系,承接东部算力需求;建设数据要素流通“创新区”,深化算力与生态、盐湖、旅游等领域融合,搭建多层次开放合作平台……四大战略方向振奋人心,显示出青海坚持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
高原绿算,时代作答!
如今,青海绿算发展势头强劲,正在全力开辟高海拔欠发达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新路,这也就意味着要敢于迎难而上,在提升电网稳定性、培育引进高端人才等方面积极发力。相信凭借青海持续完善的要素供给和服务保障体系,必将吸引更多企业选择投资青海,共筑新质未来。
相关文章:
山东援青 助力祁连教育 高质量发展04-16
一家跨国CVC的“中国式”产业协同实验|钛媒体创投家04-15
刚刚,利好来了!04-15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绿算崛起,看青海如何勇立潮头04-15
【寿光】向春而行 再攀新高|智能工厂长啥样?一起来探秘04-15
第137届广交会今日开幕;今日两只新股申购……盘前重要消息一览04-15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实现首季“开门红”04-14
西岗区首贷中心揭牌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