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约翰内斯堡5月25日电 (记者邹松)在第34期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的精心治疗下,当地一名产后不足一个月的年轻女性成功接受了高难度巨大肝肿瘤切除手术。这台手术刷新当地医疗记录的同时,也展现出中国医生在重大疾病面前的专业判断、技术担当与人文关怀。
患者今年31岁,28天前顺利分娩,产后却发现腹部依然隆起不退。追溯病史,她在孕期曾感腹部明显胀大,但误以为是胎儿生长所致,未及时就医。直到妊娠后期,在接受检查时才被确诊为罕见的巨大肝脏肿瘤。肿瘤直径达27厘米,压迫胃肠等多处脏器,贴近肝门要害,存在随时破裂致命的风险。而患者此时正值产后恢复期,内分泌、凝血系统尚未完全稳定,且正处于哺乳阶段,病情处理极为棘手。
面对这一特殊病例,医疗队并未贸然推进手术,而是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广泛听取外科、妇产科、麻醉科、儿科等各方意见,深入评估手术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他们不仅要确保手术能挽救母亲生命,还必须考虑术后药物对乳汁成分的影响,以及新生儿是否能安全过渡至人工喂养。
在一系列缜密讨论后,由肝胆胰外科宋研主任牵头,作出极具挑战性的决定:为患者实施根治性肿瘤切除手术,争取尽早解除病灶风险,同时制定术后暂停哺乳、恢复评估与婴儿替代喂养支持方案,兼顾母婴双安。

医疗队和当地医护人员联合攻克高难度手术。中国援桑医疗队供图
手术当天,宋研主任主刀,李广明主任负责麻醉,牛晓兵主任担任助手。尽管受限于当地简陋的设备条件,手术团队仍以娴熟技艺完成对巨大肿瘤的剥离与完整切除。术中严格控血、精准操作,全程平稳无重大并发症。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当得知肿瘤已被成功切除,她激动地表示:“我以为自己再也喂不了孩子,是中国医生让我活了下来,是你们给了我做母亲的机会。”
医疗队并未止步于手术成功,更主动与当地妇产科展开合作,对患者术后康复与哺乳安排进行细致指导,确保婴儿营养不断档、母亲恢复有保障。同时,他们还借此个案,向桑给巴尔多家医疗机构发出呼吁:加强孕期体检、女性健康教育和重大疾病早筛机制,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尤其关注妊娠期女性这一特殊人群。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妙手摘除12公分肿瘤助患者重获健康新生05-27
中国援桑医疗队护佑母婴平安05-26
孝感市台办持续开展“惠台助企促融合”活动05-26
关税调整期,中国外贸企业如何突围05-26
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和专业化、数字化、品牌化发展行动西安倡议发布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