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晴晴
编辑 | 袁斯来
36氪获悉,AI拧紧机器人厂商「顶配机器人」近日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由梅花创投独家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迭代、产品系列完善及渠道市场拓展。
「顶配机器人」总部位于深圳光明区,聚焦工业制造中螺丝拧紧这一通用工艺环节,自主研发四六轴拧紧专用机器人、智能拧紧工具及拧紧机器人工作站,产品已批量导入比亚迪、科沃斯、欣旺达等行业头部客户。
全球螺丝拧紧市场规模超百亿元,人工拧紧效率低、品质不可控,且面临用工成本攀升、数据追溯难等现状。传统XYZ模组结构锁螺丝设备在高端制造场景存在数据提取难、定制化高、无法适配产品迭代升级的制造需求等问题。
「顶配机器人」创始人白锋锋告诉36氪,当前环境下,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产品的制造呈现鲜明特点:整体迭代周期缩短,同时对组装拧紧环节的可靠性要求相较传统家电显著提高。这对拧紧的稳定性、机器人的柔性生产与工艺数据化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于机器人作为结构主体及PCBase控制的拧紧机器人+智能拧紧工具方案成为最优方案。
长期以来,拧紧高端市场被爱普生、阿特拉斯等外企垄断,其方案价格高昂、操作复杂、服务响应困难。国内汇川、埃斯顿等厂商主攻通用工业机器人领域,专用工艺机器人赛道仍处早期蓝海。白锋锋表示,传统方案需采购机器人、电批、视觉系统等多部件集成,成本高且兼容性差,公司通过“工艺专用机器人+自研拧紧工具”模式,将整机价格压缩至市面同类产品价格的60%,同时,设备交付周期大幅缩短。
硬件端,「顶配机器人」研发的SCARA机器人搭载自研智能拧紧工具,重复定位精度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可处理M0.8-M10全规格螺丝,单颗拧紧效率相比市面方案提升了15%-30%;拧紧工具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扭矩、角度及压力,控制精度达1%,工具性能指标对标国际一线品牌。
软件端,机器人控制与拧紧工艺高度集成,软件架构采用全面模块化结构设计,向导式交互,面向角色使用布局、操作简洁。支持图纸与视觉结合的一键示教功能,设备上线周期最快可达到1小时。
商业化进展方面,继新能源汽车行业客户BYD、长城汽车,智能家居科沃斯、石头等大客户的批量应用外,2024年,「顶配机器人」主推渠道营销模式,通过产品标准化建模+搭建营销网络来进一步扩大拧紧机器人+智能拧紧工具的触及面,公司已发展了渠道伙伴近百家,将持续深化"硬件+软件+服务"的智能化装配新范式。
未来,白锋锋表示,公司将重点从性能、价格与易用性三方面发力。产品结构上,通过迭代产品的积木化配置,提升组件复用率与定制灵活性;软件层面上,优化场景与流程配置,完善数据交互界面;工艺能力上,顶配引入行业专用训练模型,确保复杂场景下的拧紧结果,适应更多特殊工况。
团队方面,创始人白锋锋曾在两家美国上市企业分别担任销售管理工作,核心研发团队成员分别来自哈工大/北理工等高校,拥有超过10年的运控与自动化研发履历。
投资方观点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表示:梅花创投始终坚信科技的力量将重塑未来,而AI拧紧机器人领域正是这一变革浪潮中的重要力量。顶配机器人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卓越的产品和对市场的深刻理解,让我们看到了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顶配机器人的AI拧紧技术不仅在精度和效率上实现了突破,更重要的是,它为制造业提供了智能化、自动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了当前市场对于高品质、高效率生产的迫切需求。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将推动整个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引领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相信,顶配机器人的团队具备将技术转化为商业成功的能力。他们的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对行业的热情,让我们对其未来充满信心。梅花创投将全力支持顶配机器人的发展,与他们携手共进,共同开拓AI拧紧机器人的广阔市场,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期待着与顶配机器人一起,在这个充满机遇的领域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相关文章:
拿下比亚迪、科沃斯订单,AI拧紧机器人获梅花创投数千万融资 | 36氪首发05-22
“智能员工”现身餐厅酒店05-22
10万级燃油SUV加速洗牌 第四代博越L加速驶向“油电同智”时代05-21
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你,八大亮点提前“解锁”05-21
V观财报|4连板丽人丽妆:含“麦角硫因”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不到1%05-20
锐评|别再逼着消费者大喊三遍“转人工”了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