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杨梓蔚 金嘉惠)5月17日-18日,由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主办的“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2025年第二场暨2025乡村振兴荆楚论坛”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论坛以“面向'十五五'的农业农村发展与改革”为主题,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三农”领域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来自国家有关部委、高校和科研院所、学术期刊和报社、地方政府及农业龙头企业约30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乡村振兴大计。

开幕式:锚定“十五五”乡村发展方向
开幕式上,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海军先后致辞。严建兵指出,农业农村发展需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系统思维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并以全域视角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刘海军强调,“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正带来历史性变革,乡村逐步成为群众精神家园,希望各方为湖北“鱼米之乡”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拥军、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颜廷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剑分别作成果汇报,为论坛拉开序幕。
主旨报告环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杜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马有祥,以及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远,分别围绕“关于乡村振兴的几个问题”“‘十五五’时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促消费控进口,稳定和保护农业生产发展动能”和“未来5-10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与实现路径”等主题作大会主旨报告。
专家论坛:聚焦“三农”热点,深化学术交流
在专家论坛环节,五场平行论坛依次进行,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带来了40场学术报告,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交流了改革创新经验,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路径指引。报告议题涵盖农业强国之路、种业科技创新、农业资本化转型、乡村环境治理、食物安全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多个领域。专家学者们深入探讨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路径、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的有效机制、乡村人才振兴体系的构建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等话题,提出了吸引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增强乡村文化自信、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创新思路。

政企对话:共议乡村振兴基层实践
在“县乡领导、企业家共话乡村振兴”圆桌论坛上,来自湖北武穴、随州、建始、孝昌等地的县乡领导、企业家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论坛围绕产业振兴、政企协同和基层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了各地在乡村振兴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武穴市副市长李阜乔、随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炎华介绍了当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实践路径;湖北省人大代表、益华农(湖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沈腾、湖北裕国菇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于国分享了返乡创业和科技赋能经验,呼吁更多人才扎根乡村。建始县花坪镇镇长袁庆、恩施市白果树村驻村第一书记钱宏宇作为基层代表,讲述了当地利用数字化升级农业特色产业、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案例。这场县乡领导与农业企业家的对话充分彰显了“政企协同”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政府明确方向、搭建平台;企业注入活力、创新模式;基层因地制宜,探索实践路径。与会者一致认为:“乡村振兴没有捷径,唯有让农民成为主角,让特色产业扎根乡土,方能将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报刊论坛:探讨“三农”议题传播策略
本次会议新设“期刊报社共话乡村振兴”圆桌论坛环节,来自《管理世界》《中国农村经济》《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二十余家期刊报社的主编、记者及与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三农学术传播、期刊改革及成果转化展开深入讨论,共谋新时代“三农”议题的学术传播与创新策略。与会者认为,期刊报社需进一步发挥“顶天立地”作用——既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又扎根基层实践。《人民日报》资深编辑高云才强调,报道需聚焦粮食安全、土地改革、农民增收等“重点、热点、难点”话题,以“田间地头找感觉”的叙事方式增强传播力,以批判性思维回应现实难题。《农村经济》主编张克俊提出,未来有计划开设“农业新质生产力”等新兴领域专栏,推动政策研究与田野调查深度融合。《世界农业》主编贾彬则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国际视野,关注全球农业政策与中国乡村发展的联动效应。

闭幕式:凝聚振兴共识
论坛闭幕式上,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谷成教授作总结发言,对本次论坛的成果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总结,充分肯定了各位专家学者、领导以及参会人员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他指出,本次论坛形成了三大共识:一是需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二是要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三是应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李谷成强调,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将论坛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持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

本届论坛通过主旨报告、专家论坛、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为与会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会议成果为解决“十五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与改革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借鉴。
相关文章:
2025乡村振兴荆楚论坛成功举办05-23
民乐县洪水镇:多措并举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速器”05-23
全国首个调频充电站虚拟电厂运行 30秒稳住电网“心跳”05-22
湖北:积极探索“人文经济学”实践路径05-21
多支持乡村教师去家访05-19
青海多举措提升农村客货邮共配共建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