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_新闻轮播】

张尧(中)向年轻医生传授脊柱复位手法。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思敏 通讯员 杨艳 文/图
4月21日清晨7点,64岁的张尧早早起床,简单吃过早餐后,7点30分准时来到峨山县甸中镇中心卫生院坐诊,当天上午共接诊患者60余人。自加入甸中镇卫生院“银龄医师”队伍以来,张尧不定期到这里免费为当地百姓看病,这样的义诊足迹,遍布峨山县的所有乡镇。
张尧,1982年参加工作,曾任峨山县中医医院院长。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40余年,他对中医各科疑难杂症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诊治月经不调、不孕症、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及胃肠道疾病、儿童厌食症、儿童感冒、鼻炎等疾病,是群众健康的守护者。自2013年退休后,张尧放弃悠闲的生活,除不定期到全县各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坐诊外,还坚持每周三在峨山县中医医院坐诊,在望、闻、问、切中用一剂剂良方守护着百姓健康。
记者在峨山县中医医院看到,在张尧诊室门口的桌子上,摆放着一本厚厚的门诊日志,泛黄的纸页上,详细记录着患者的信息。“张医生每周三坐诊,很多患者都是慕名来的,最多的时候一天接诊了100余人,像这样的门诊日志每年都要用掉两三本。”医生龙海玉告诉记者。
“舌苔我看一下,要先除湿、调理气血,暂时不要怀小孩……”诊室内,张尧一边把脉,一边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一名来自通海的患者告诉记者,她患有卵巢囊肿,经朋友介绍前来找张医生看病,在吃了4副中药后,囊肿就从2.4厘米缩小到1.2厘米,效果非常明显。“像此类妇科疾病,只要用对药,见效是非常快的,这种症状的患者我已治好很多人了。”张尧说。
“腰椎间盘的第3、4、5节是比较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会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脊柱复位时要让患者放松……”在推拿室内,张尧手持脊柱椎体教学用具,向徒弟张飞传授脊柱复位的手法及注意事项。这套独特的“张式脊柱复位法”,是张尧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的,主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治疗且像这样的治疗,张医生不收患者一分钱。如今,他又将这些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
谈起自己的从医经历,张尧告诉记者,最早萌生学医的想法是1970年峨山大地震期间,当时从北京来了很多医疗队,看着医生们用草药救治伤者,正在上小学的他就立志要学中医。参加工作后,张尧在甸中镇中心卫生院工作了16年,用所学的中医知识服务基层群众。最让张尧记忆犹新的是,1985年,一位在田间劳动的农妇脚被树桩划伤,当时被诊断为炭疽病菌感染,西医建议截肢。在查看患者病情后,张尧认为不截肢也能治好,于是开了6副中药让患者服用,结果患者服药后脚就奇迹般地好了。“我清楚地记得当时一副中药的价格是3角8分钱,六副中药也就2块2角8分钱,这让我真正领悟了中医的魅力,对中医的热爱就是从这次诊治开始的。”张尧回忆说。
“中医是国粹,中医的根在民间。作为一名中医人,我要把所学的知识用在中医圈内,把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退休12年来,张尧仅在峨山县中医医院接诊的患者就超3万余人次,患者遍布省内各州(市)及广西、安徽、湖南等地。特别是在不孕不育病人的诊治中,张尧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治疗药方,许多不孕不育患者经他医治后成功诞下宝宝。为了感谢张医生,患者按照当地习俗抱着大公鸡来报喜,但都被他婉拒了。
中午时分,张尧仍在诊室内为患者开具药方,为给别人节约时间,他坚持看完最后一位患者才下班。在他身上,记者看到了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希望之光,更看到了医者仁心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正如他常说的:“只要身体还能动,我就要继续为患者把脉开方,让中医药这一瑰宝永远闪耀光芒。”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银龄医师”张尧:用良方守护百姓健康04-23
民乐县三堡中心卫生院扎实开展“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04-21
医生总结:人去世前1年,身体一般会发出5个预警信号04-21
第二届“广陵医派”扬州中医药健康文化旅游活动月开幕04-20
百万粉丝网红直播时突发“中毒”!不少网友大呼“我也经历过”04-19
透析空位引警觉,护士仁心挽生命——岳阳市人民医院“卓越服务”暖人心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