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面突然塌陷、作业人员被打桩机砸到……”4月16日上午,在广州北二环改扩建项目聚龙特大桥施工现场,一场持续2小时的岩溶地区施工地面塌陷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开启。60名抢险人员参与实战,模拟岩溶地区施工地面塌陷突发事件应急,130余人现场观摩,为后续项目安全施工打了一针“强心针”。

施工区内最大溶洞近10层楼高
北二环高速是广东省路网规划“十二纵八横两环十六射”中“一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沿原路线采取“立体复合扩容”方式进行改扩建。
目前,北二环改扩建工程TJ8标段内共640根桩基。地勘显示,该项目施工区域灰岩地段溶洞发育,其中已勘300根桩基中,有108根桩揭示有岩溶。尤其在聚龙特大桥地面以下溶洞类型多样,一层接着一层,而且最大溶洞的高度达29米,相当于10层楼高。且多数溶洞顶板覆盖层为砂、软土、淤泥等易坍塌软弱层。
从发现坍塌、紧急报告、启动预案到应急疏散、伤员救护,演练采用现场实战和提前录播相结合的方式,设置“事件发生与先期处置、启动响应与现场处置、终止响应与善后处置”等3个阶段共10个科目进行,演练人员互相配合默契,流程及动作规范标准,演练整体高效有序。

无人机航测三维模型助阵
中铁二十五局项目负责人彭惠芝介绍,岩溶及地下水发育,稍一不慎,便可能发生桥梁桩基施工漏浆、塌孔、偏孔等问题,造成坍塌事故,并对周边既有高速公路、铁路、高压电塔等重要结构物产生不利影响。
演练中,科技装备成为应急处置的关键。无人机航测快速生成塌陷区三维模型,测算塌方量,并采用GNSS定位,标记崩塌边界、隐患点坐标,实时传至指挥部;三维激光扫描,对坍塌体后缘进行高精度变形监测,利用地质探测雷达,通过高频电磁波探测地下结构,为现场塌陷坑回填等处置工作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作为已纳入国务院《“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战略骨干通道建设工程”,北二环改扩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珠三角核心区路网结构、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程度,对广州推动综合立体交通网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图 | 记者 王丹阳 通讯员 刘胡 沈燃
相关文章:
沙溢自曝减肥秘籍、恋爱往事被挖出……记者探班《奔跑吧13》西安录制04-18
水流派出所深入幼儿园开展防暴恐安全演练04-17
解码上海公安新质战斗力:为超大城市勾勒“智慧防线”04-17
四川一高速口货车追尾起火,消防3小时救援保住七成快递04-17
“吉致精彩 京赴长白”——长白山文旅推介会在北京举行04-16
一场大湾区与青年才俊的“双向奔赴”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