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书记是 农村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具体来说是村里的一把手,负责村里的全面工作。村书记虽然不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但他们在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并且是监察法规定的六类监察对象之一。
村书记的行政级别一般被认为是副乡级干部,但并非所有村书记都具有这一级别,这取决于具体的选派和任命情况。村书记的职责包括:
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富民强村路子,推动全村科学发展。
2. 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带领和引导党员群众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农民致富。
3. 作为党支部的“班长”,负责领导和管理党支部的工作,在农村和基层社会中,尤其是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关键影响力。
村书记的身份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公务员身份: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村书记是从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中选派或调任的,他们通常会保留其公务员身份和编制。
事业编制人员:
村书记也可能属于事业编制人员,这种情况下的村书记没有行政级别。
总体来说,村书记在农村基层政权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村级组织的领导者,也是党和国家政策在农村的具体执行者。
相关文章: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减负增实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04-14
定西市12家基层医疗机构获国家通报表扬04-14
受贿数额巨大!丽江玉龙县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和春明被公诉04-10
网格+民主协商,任城区走出基层治理新路04-10
【黔进先锋·贵在行动】贵州财经大学:建设“五度”党支部 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04-09
四川德昌: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04-08
突发!哈尔滨司法局长去世,年仅41岁,半个月前还曾出席会议04-08
武清廊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手拉手”签约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