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都讯 记者李玲 “一季度工业经济总体实现良好的开局,‘压舱石’作用持续发挥。”4月18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出席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5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一是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发展良好,特别是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拉动作用突出。前两个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近1.9万亿元。一季度,工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6.3%,“压舱石”作用持续发挥。企业转型发展提速,食品、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技术改造投资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截至2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较上年底增加了0.7万户,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2个月扩张。
二是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人形机器人、无人机、X荧光光谱仪、AI智能体、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等标志性产品取得突破。技术交易市场发展活跃,全国技术合同16.8万项,成交额超过1.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8%。自主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重点工业领域规模化部署加快,“人工智能+”等创新产品加速突破,AI手机、AI电脑、AI电视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不断走进千家万户。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提质增效,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这些类型的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氢能等新型储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三是数字产业再上台阶。以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前两个月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网络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增强,截至3月底,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39.5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到了2925万个,5G用户普及率达到了75.9%,千兆宽带用户达到了2.18亿户。
在地方层面,一季度工业经济也表现出“大省大市稳中向好”的特点。31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了正增长,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多个工业大省的增速超过了8%;湖北、河南等工业大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实现了两位数的增幅。烟台、大连等工业大市工业增速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谢少锋表示,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全球贸易体系和规则被严重损害,给全球经贸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造成极大不确定性,也给我国工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但是我们有能力、有底气、有信心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谢少锋说,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工业经济的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并将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注入确定性。
下一步,工信部将着力扩大需求、培育动能、稳定预期、防范风险,激发活力,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效,巩固回升向好态势。
相关文章:
AI如何赋能课堂?树德协进中学联合华为发布“红芯”鸿蒙课程04-19
6G概念板块活跃 本川智能涨幅居前04-18
宝马数字业务公司领悦与火山引擎合作,以AI赋能汽车营销04-18
工信部:一季度工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3%04-18
南阳市工业路(张衡大道至建设路段)排水防涝工程完成过半 打通城市“毛细血管” 确保汛期安全04-16
让优质深圳制造业产品快速走进国内大市场 深圳举办内外贸一体化拓展市场对接会04-16
一场大湾区与青年才俊的“双向奔赴”04-15
刚刚,利好来了!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