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原县聚焦法治护航、数字赋能、部门协同,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通过精准化法律服务、智慧化数字转型、高效化跨部门协作,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这片土地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被拖欠货款、少数主管人员法律素质不高等问题,一直是民营企业的经营痛点。”近期,在镇原法院与某农业科技公司的“法企面对面”座谈会上,企业的“吐槽”直击难点。为此,镇原法院深入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优环境、促发展”行动,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已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涉法涉诉等问题70余个。

依托“党旗耀法徽·公正铸天平”“旗扬原州·法治先‘枫’”等党建品牌,镇原法院与中国移动镇原支公司等企业开展党建共建,78名干警结对联系78户企业,提供“定制式”“菜单式”法治体检,推出“一类一策”法律指导,帮助企业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针对金融借贷领域,法院协同政府部门强化“穿透式”监管,以精准司法建议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以技术创新打破传统服务壁垒,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镇原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度应用全省远程异地评标系统,集成视频会议、人脸识别、区块链存证等技术,实现专家“云端评审、电子互签”,评标效率提升30%,单个项目平均耗时压缩至4小时以内。2025年以来,已完成50个项目交易,其中10个实现远程异地评标,7个接入省级“远程评标、在线监督、电子签章、区块链存证”“四合一”系统,成为全省数字化转型标杆。

与此同时,交易全程电子化率保持100%,12个关键环节实现全流程线上运行,企业实现“零跑腿”。镇原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创新“管家式”服务,专职人员提供从政策解读到风险提示的“一对一”指导,今年已服务105家企业及单位,大幅降低交易失误率。
“单打独斗”变“协同作战”,是镇原县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县交易中心、政务服务中心、自然资源局等多部门打破壁垒,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需求同向发力,凝聚优化环境强大合力。
作为工程项目落地的关键环节,镇原县自然资源局全力推进“一网通办”,实现工改系统与省级自然资源智能审批系统深度衔接,9个项目审批数据无缝流转,加速项目落地。此外,该局主动推行“保姆式”服务,2025年已保障7个新建项目顺利推进,并通过20余次“诚信规划进企业”宣传活动,强化企业合规意识。
镇原县政务服务中心以企业和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通过系统性改革实现服务效能质的飞跃:打破部门界限,推行“综合窗口”服务模式,群众和企业无需再为不同业务“多头跑、来回找”,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深化数据共享应用,打通信息孤岛,实现跨部门、跨层级信息互联互通,大幅减少重复提交材料,显著提升审批服务效率;强化基础支撑能力,推动线上线下服务无缝融合。企业和群众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平台便捷办理业务,“多走网路、少走马路”成为现实,“一网通办”的便捷性得到充分释放。

在政策保障上,镇原县全面取消政府采购及工程建设领域投标保证金,今年1-5月为1081家企业(中小微企业占比90.32%)减免费用478.3万元。同时,通过“三审三核”机制严格审查政府集中采购关键环节,公示《公平竞争自查表》接受监督,杜绝“量身定制”,为各类市场主体打造公平竞争的“阳光赛道”。
如今,镇原县正以法治为基、数字为翼、协同为桥,持续织密营商环境服务网,让优质服务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张凡)
相关文章:
河南外贸企业在变局中开新局07-06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西安高新区:企业创新撬动产业升级新动能07-06
老工业基地如何从“新”出发?07-04
包头市惠企“一站式”服务窗口启动07-04
拒不配合执行 强行冲离现场 江西三级法院联动执法 成功扣押涉案车辆07-03
西峡:七旬老人落水 法院辅警奋力救起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