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局,云药产业迎来新变化:一边是政策供给加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出台,全省中药材产业有了行动指南和政策托举。另一边是市场活力迸发,龙头企业云南白药集团进入一级市场,发起百亿元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昆药集团披露2024年财报,“量缩利增”的业绩表现揭示企业战略重塑的阶段性成果。政府有为、市场有效,正加快重塑全省中医药产业格局。
作为全国中药材种植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道地药材主产区,云南始终把中药材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明确提出“把云南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世界一流的现代产业”。当前,云南正抢抓中药材市场价格、基地规模、市场份额、品牌效益等“增”的趋势窗口期,全力拥抱产业发展黄金时代,加速推动中药材产业产值向2000亿元以上进阶。
从山间到“云端”构建核心竞争力
随神舟十三号飞船在太空“遨游”180天的紫花滇龙胆,扎根临沧市云县,获得丰收。滇红花等中药材产业,被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列为10亿级支撑产业之一,在庙街镇按GAP管理体系建立红花规范化可追溯种植基地并获得评价。景东彝族自治县龙街乡垭口村小看马中草药种植基地,黑色遮阳网覆盖的中药材种植地块随山坡连绵起伏,滇重楼的药香扑鼻而来。
“无云药,不成方。”中医药界的共识,折射了云南中药材资源的富集多样。2024年全省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达1092万亩,居全国第一。云南现有中药资源8875种、占全国近一半;全国300种常规种植品种,云南占一半以上;全国5000多个品种的中成药,70%以上使用云南原料;全国40种大宗药材,云南占1/4。目前,云南已认定44个中药材“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和60个“云药之乡”,居全国前列。
好山好水育好药,云南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气候多样性造就了全品类中药材的好品质。同等条件下的部分中药材,在云南的亩均单产量是其他地区的几倍。滇产中药材在国际国内具有独特市场地位,“十大云药”是享誉省内外的道地药材品牌,“云药之乡”是道地药材产区的名片,“数字云药”跻身全国前列。
走进位于文山市平坝镇二道箐村的云南七丹药业三七GAP种植基地,被誉为“南国神草”的三七茁壮生长,科技“成分”展示于此。“这里种植的三七新品种‘苗乡抗七1号’实现了三七种质资源优选。以氯化苦、棉隆为代表的一系列土壤熏蒸成套技术初步解决了三七种植连作障碍问题。”基地负责人唐华磊介绍。
链接基地的“云端”——文山三七产业园区里,数智化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滚动着海拔、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等三七种植基地的实时数据,以标准化、工业化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和稳定供给。数字化不仅融入种植领域,加工、交易全产业链条均实现产业数据可视化、产品可追溯。中药材的专属“数字身份证”,成为云南中药材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为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世界一流的现代产业。锚定目标全面行动,我省建立起省级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工作专班,细化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健全会商协调、定期调度、联合督导等工作机制。今年1月,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制定《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云南中药材种植养殖区划(2025—2027年)》,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制定《云南省财政支持中药材产业若干政策措施》,加大专项支持。
绿色、有机和中药材GAP建设加速覆盖,全省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面积达166万亩,三七、天麻、当归、石斛、茯苓、黄精等品种的林下生态种植和仿野生种植绿色有机基地面积逐年增加。数字科技赋能中药材规范种植和稳定供给,推动种质种源品质逐年提升。从山间到“云端”,一张更具竞争力的立体产业版图在云岭大地逐步成型。
激活市场和资本打造“航母式”产业集群
当养生风潮席卷青年群体,当中医药合作破圈“一带一路”建设……中医药产业发展迎来了黄金时代。有关机构预测,未来几年,中药材市场规模将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6年达1.5万亿元以上,到2030年有望超过2万亿元。
“聪明资本”早已嗅到市场需求与潜力。2022年12月,被云南本土中医药企业昆药集团的中药老字号品牌、珍稀特色植物药与优质中药品种三大核心资产吸引,华润三九入场拿下昆药集团28%的控股权,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就此拉开帷幕。
在中成药集采的大环境下,重新定位“银发健康产业引领者”的昆药集团借华润三九之势,抢占市场先机。面对同业竞争问题,昆药集团出手收购华润三九全资子公司华润圣火51%股权,整合血塞通软胶囊产品,实现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双提升,“老”企业焕发全新发展活力。
与此同时,省政府支持华润三九作为三七产业链“链长”,在云南打造三七全产业链龙头企业。2023年11月,华润三九与昆药集团、华润圣火、华润现代共同投资1亿元,成立定位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高水平三七产业新型研发机构。2024年7月,以三七研究院公司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和优势企业深度参与的云南省三七产业创新联合体获批组建,聚焦三七中药材的“航母式”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全面铺开。
作为中医药领域的龙头企业,云南白药集团再打“航母新牌”。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上,总规划规模100亿元的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正式启动。该基金由云南白药集团发起,面向全国范围投资产业链中下游优质标的,特别是通过以投促招,引进与云南特色药材有供需关系的企业,在原材料的产地设厂开工,带动云南省中药材整体生态链发展。基金融资模式既“投早投小”,促进创新企业和技术的孵化,也投成长期企业,推进控股收购型交易,有力促进云南产业发展与基金发展“两翼齐飞”。
今年3月18日,由云南白药集团、云南省中药产业协会等12家单位发起,70余家企业构成的云药企业联盟发出了“英雄帖”,诚邀全国中药材相关企业加入“云药企业联盟”。云药全产业链建设正式迈向资源整合、集群发展的新阶段。
在《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部署中,补齐产业链条是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引领、服务等作用,充分激发企业主体的活力、动力和创造力,是实现产业突破跃迁的关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培育壮大大企业、大品种、大基地、大市场为抓手,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全省持续完善制定基金、金融、保险、招商、用地等支持中药材产业若干政策措施,打造集科研、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中药材全产业链。
“云南省三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高标准打造现代医药产业园区如火如荼。集仓储物流、现货交易、电商交易、信息发布、中药材会展、检验检测于一体的楚雄(中农联)中药材集散中心拔地而起,高规格建设“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中药材物流交易市场稳步推进。聚焦“十大云药”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高水平打造云药品牌注入产业新活力。
从昆药集团的“老树新枝”到云南白药的“百亿舰队”,从实验室里的基因测序到集散中心的全球交易,云南中医药产业不再局限于山野田间的草木枯荣,而是一场传统智慧与现代健康的对话、资本与创新的交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云南正以开放之姿、创新之力,推动产业向新“千亿”跃迁升级,让千年药乡焕发现代光彩,为全球健康贡献“云药方案”。
云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 王淑娟
相关文章:
关税大棒砸来 看我国外贸企业如何闯关突围04-13
中马国际高科技生态产业园协议在深签署,双园区建设涉及资金达220亿美元04-11
融捷股份:控股股东融捷集团拟6000万元-1.2亿元增持股份04-11
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独角兽增量第一城做对了什么?04-11
UR母公司推出全新子品牌,产品涵盖男女装及配饰,价格体系或将重塑04-11
瑞金经开区:七十八位大跨越04-11
遵义酒香,不止于“酒”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