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潘 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结合”、着眼“两个大局”,深刻总结国内外民族工作经验教训,深刻洞察中华民族共同
3月25日,在威宁民族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关工委副主任陈进功主持下,威宁民族中学关工委召开了2025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暨“五好”关工委建设行动启动会,学校关工委退休“五老”代表、各成员处室负责人等15人出席会议。威宁自治县关工委副主任、威宁民族中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陆红宇,在会上传达全市关工委工作会议
5月5日晚,话剧《运河1935》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图为演出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田 恬摄河北日报讯(田恬、徐畅)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5月5日晚,由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沈阳话剧团演出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话剧《运河1935》在河
6月21日至23日,2025年第一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专题研修班在京举办。期间举办民族理论研究交流活动,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潘岳出席并讲话,国家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边巴扎西主持。潘岳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有
深刻领悟伟大抗战精神的形成历程和丰富内涵,厚植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责任感、树牢时代使命感,从而更加坚定地弘扬伟大抗战精神。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时强调,“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
根据《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孩子的民族成份可以随父也可以随母,具体取决于父母的共同决定。如果孩子的父母不是同一个民族,他们可以在办理户口登记时选择随父或随母的民族成份。这一规定确保了孩子民族选择的灵活性和公平性。此外,如果父母一方是少数民族,子女在不满20周岁时,可以随父或随母更改民族。这
近日,在黄河上游的甘南高原上,一场跨越校际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刚刚结束。兰州大学学生党员宣讲团联合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石榴籽”宣讲队,将课堂搬进革命旧址、生态治理前沿和民族团结一线,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用脚步丈量信仰,用心灵读懂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不是把山染绿、把水变清就实现了?”在海拔三
各民族公民都有权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保障各民族公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并为不通晓当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百奇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5号-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