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法律是社会规范的两种主要形式,它们之间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同时也有一些联系。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产生时间与来源
道德:道德是社会生活自发演变而形成的,其存在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就体现了道德的存在。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是人们对善恶、美丑、正义与非正义等价值观念的共同认知。
法律:法律的产生时间晚于道德。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的出现,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逐渐形成的。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
结构与表现形式
道德:道德比较零散,没有完整的体系。道德观念往往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不诉诸文字,而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
法律:法律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体系性,具体表现为法律制度、法律条文、法律部门等。法律是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具有明确的规定和界限,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内容与要求
道德:道德的内容往往只强调义务,如道德要求拾金不昧、救死扶伤、尊老爱幼等,都是给人设定的义务。道德调整的范围远远大于法律,它要求人们内心善良、与人为善,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这样的要求。
法律:法律的内容强调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法律只是对人最低限度的要求,它调整的是法律认为重要的社会关系,如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等。
保障手段与实施方式
道德:道德的保障主要靠人们内心的遵守和社会舆论的评价,是一种内心的约束。道德的违反主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个体内心的自责。
法律:法律的保障力量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手段。法律具有明确的制裁方式,违反法律会受到国家机器的制裁,如罚款、监禁等。
调整范围
道德:道德的调整范围远远大于法律,它涉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要求人们在所有社会关系中表现善良和公正。
法律:法律调整的是人们的外部行为,即意志的外在表现。法律在人们的外部行为合法的情况下而不问其动机,只有在外部行为不合法的情况下才追问其动机。
发展前途
法律:法律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可能会不断完善和演变,但最终可能会被更高层次的社会规范所取代。
道德:道德则更为古老,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虽然道德规范可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但其核心原则和精神一直延续至今。
综上所述,道德和法律在产生时间、来源、结构、内容、保障手段、调整范围和发展前途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但它们在社会治理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是最低的要求,而道德则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维护。
相关文章:
广州在家做实验被炸伤男孩已脱离生命危险,家属回应社会捐助04-09
取缔!齐齐哈尔公布第二批名单04-04
你怎么看待移民01-22
重庆二胎罚款是多少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