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新闻记者 莫青 实习生 祁方园
霓虹闪烁,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香气……这不仅仅是夜市,也是青海人社部门依托“青海e就业”品牌,创新推出的“人才夜市”。夏日,在西宁城区多个商圈、广场“人才夜市”火热开张,将就业服务融入夜市经济,有效拓宽渠道,推动稳就业与促消费协同并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全省累计吸引用人单位2109家次,发布岗位5.8万个,服务求职者近50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1万个。
夜市新景:烟火气中架起就业桥
7月25日,西宁市城西区人社局在西宁海湖万达广场举办创业创新与人才夜市活动,为辖区创业者、求职者及企业搭建了就业多元化服务平台。
“以前去招聘会,感觉像考试,面对一排面试官,手心都出汗。”应届毕业生小李坦言,常规面试时间仓促,很难真正了解一家公司的氛围和文化。
而“人才夜市”完全不同,它巧妙地将招聘场景融入人们熟悉的、放松的夜间休闲场景中。企业招聘人员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面试官,而是化身热情的“摊主”,主动推介岗位“产品”。求职者可以像逛夜市一样,吃着特色小吃、喝着饮料,轻松地在各个摊位间穿梭,看到感兴趣的岗位就停下脚步,与企业招聘人员交流。
“在这里感觉自在多了,氛围很轻松,可以边吃边聊,问的问题也更随意,更能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家公司。”在一家文创公司前咨询的求职者小陈笑着说。
双向奔赴:企业摊主与青年坦诚对话
“你好同学,来一杯咖啡,再来了解一下我们的企业吧!”在一家科技公司摊位前,企业负责人介绍着企业文化。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更愿意分享团队日常、工作趣事,年轻人也更容易敞开心扉聊他们的兴趣和想法,匹配度反而更高。”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该企业负责人也表达了相同感受:轻松的环境让年轻人放下紧张感,更自然地抒发兴趣、特长和职业诉求。他们可以更坦诚地和求职者交流公司团队氛围、晋升路径,甚至是“加班文化”。
“看到招聘经理也在撸串,聊起天来感觉就像学长学姐,距离感一下子就没了。”一名求职者说。虽然氛围轻松,但效率并未降低。现场扫码投递简历、快速初面,甚至达成初步意向者不在少数。
政企联动:暖心服务锻造就业新引擎
针对省内生产型企业旺盛需求及海湖广场文化体验中心创意岗位特点,就业部门推出“生产型”“创意型”等特色岗位专区,获得良好反响。“依托‘人才夜市’平台,打造‘小而精、专而优’专场活动,覆盖重点企业、制造业与新业态,形成分类服务机制,塑造灵活高效的运营亮点。
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人才夜市”收集信息,建立求职者信息数据库,并通过青海公共就业招聘服务平台定期向企业推送人才信息,强化线上求职招聘、高校毕业生服务、职业指导等功能,提升就业服务效能。
聚焦绿色算力、新能源、盐湖工业、文旅等前沿领域,平台开设行业专区,通过数据库精准匹配推送,吸引企业与求职者会聚,形成行业聚集效应。“人才夜市融合商业、就业与产业,协同实现‘促就业、引人才、拉消费’目标。”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来源:西海都市报
相关文章:
选择山东 商聚临沂 共赢未来丨链舞沂蒙,挺立潮头勇担当08-20
盘中,20%涨停!上海,刚刚发布!08-19
2025年中国十大网站建设公司推荐:国内权威测评网站设计开发定制搭建排行TOP榜深度解析08-18
厦门新增1.2万户A级纳税人08-18
中汇人寿“总分”联动:大规模招兵买马,完善“总分”组织架构08-17
税收数据显示:“两新”政策带动企业采购与居民消费明显增长08-15
桐柏县平氏镇 多举措“防患未然”08-12
青海发放补贴!12月31日截止08-10